首页 > 厂家 > 问答 > 电视机显像管怎么做的,电视显像管构造及其原理

电视机显像管怎么做的,电视显像管构造及其原理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2-01 00:55:40 编辑:电视机技术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电视显像管构造及其原理

你真行...你弄的那里是电视的高压帽..你就是拔掉电源里面也有余电..要弄的话.必须用一跟线对地短路一下就可以了.我以前学修电视的时候也没放电就去拿手摸.也把电打了一下。..那里面虽然电压高但是电流底.只会电一下..
看过电脑的主板不 和那集成主板一样希望采纳

电视显像管构造及其原理

2,电视机显像管的工作原理详细一些

拿黑白电视机做例子吧,显像管主要由荧光屏.电子枪和偏转线圈等组成,在显像管平面玻璃内壁上涂一层荧光粉,这种荧光粉在电子枪发出的电子束轰击下会发出白光,他相当于现实版。电子枪产生的电子束在行场偏转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不断的轰击荧光屏,使荧光粉发光。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电视机的屏幕上看见满屏的光了。 电子枪又阴极.栅级.加速级.聚焦级.和高压阳极等组成,阴极产生自由电子,阳极电压吸引他形成电子束流轰击荧光屏。在阴极与阳极间加栅级,阴.栅级之间的电位差可控制电子束流的大小,当经过电路板上送来的像素信号《图像信号》来控制电子枪的各级,使它有不同电流强度的变化,从而使显示屏发出图像出来。

电视机显像管的工作原理详细一些

3,电视机显像管原理不要复制

电子束是被精确的聚焦成一个点,轰在屏幕的荧光材料上从而发光的。然后通过偏转板(线圈)的作用以一定的频率在屏幕上作由左至右,由上而下的扫描,因为扫描的频率非常高,所以在没有图像的时候,屏幕上就会显示一幅完整的光栅(光的惰性)。但是,电子束的强度是由图像信号来调制的,原始图像上,某个点是暗的,电子束的强度就会变弱,屏幕上相应的这个点也就不亮。反之则反。所有这些亮度不同的点就组成了图像。这就是最简单的黑白电子管的成像原理。当然,彩色屏幕更加复杂,就不多描述了。为什么屏幕上的图像不会乱七八糟呢,那就是因为电视台发送的全频信号里,包含了同步信号,它规定了你电视机电子束扫描的起始时间,也就是说,你看到的图像,是和发送的图像是一致(同步)的,所以,图像就不会乱。简单的只能这样说了,否则,就需要寄一本书给你了。

电视机显像管原理不要复制

4,什么叫做电视机显像管

彩色显像管   彩色显像管是彩色电视机中的关键器件。它的结构,原理与黑白显像管相似,但比黑白显像管复杂得多,而且荧光屏显示彩色图像。   (1)彩色显像管的种类和特点:彩色显像管分荫罩色点式三枪三束管,障板色条式单枪三束管,长方槽形障板色条式三枪三束管和单枪三束管几种。   ①荫罩色点式三枪三束彩色显像管:装有与显像管管轴成1°倾斜角,并相互对称成120°排列成等边三角形“品”字状的三支电子枪,分别发射红(R)、绿(G)、蓝(B)三条电子束。与黑白管不同,在三支电子枪内部都有一个与二、四阳极相连的第三阳极(会聚极),能受外部磁场影响调节会聚。荧光屏由涂有近100万组由R、G、B三基色组成的荧光粉点(色素)的球面状屏面和距离它15mm,上有近似1/3荧光点数量小孔的球面薄金属钢板(荫罩板)组成。电子束经过会聚才能通过小孔打到相应的各自荧光点上,不会出现染色和混色现象,使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彩色图像。   ②障板色条式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它与荫罩色点式三枪三束管内部结构完全不同。装有按R、G、B顺序一字形水平排列、三组独立的由灯丝、阴极、控制极组成的电子枪,其余由第一阳极、第二、四阳极,第三阳极和两对作会聚用的金属偏转板组成的公共的枪体。荧光屏由按R、G、B顺序排列成1200~1500条荧光粉条和刻有400~500条金属丝缝的栅栏状钢板组成,障板每一缝隙与荧光粉条对应,形状相同呈柱面形,同理,电子束经过会聚在障板隙缝处交叉后射到各自对应的色条上,出现了70~80万组色点,使荧光屏呈现一幅彩色图像。

5,显象管是用什么做成的

显像管的原理 台式显示器显像由银光屏.电子枪.玻璃外壳组成 电子枪由灯丝.阴极.栅极.加速极.聚焦极.高压阳极.组成 灯丝的作用是加热阴极使阴极发射电子.灯丝两端加12伏直流 电压。 阴极的作用是发射电子,外形圆筒形顶端涂易发射电子的氧化物 。它发射电子的多少与阴-栅极电压有关。电压越高,发射的电子就 少,低发射就多。 栅极位于阴极前方,离阴极(约0.1-0.2)中间开小孔为电子运 动提供通路。栅极电压的高低,能影响阴极发射电子的多少,若栅极 电压越高,有利于将阴极表面的电子拉出,阴极发射的电子就多,反 之就少。栅极一般接地,这样只要控制阴极电压的高低就可控制电子 的发射量。 加速极位于栅极前方,中央开小孔,一般加一百多伏正电压,对 电子起加速作用,加速极电压越高,电子运行速度就越快。 聚焦极一般做成直径较大的圆筒,加0-400伏电压作用将较粗的电 子束聚焦成很细的电子束,越细,图像越清晰。 高压阳极加10千伏左右直流电压(俗称高压)作用是进一步加速 电子束,使电子束高速轰击荧光屏上的荧光粉。它不从管脚引入在玻 缡锥体上开的小嘴(高压嘴)引入。高压阳极分两部分,一部分位于 管颈部位,另一部分与铝膜相连。铝膜很薄,高速运行的电子很容易 穿过。 玻璃外壳包括管颈.锥体.玻璃屏三部分。锥体内.外壁涂石墨导电 层,内导电层与高压阳极相连,外导电层与电视机的“地线”相连。这样 内外导电层之间形成一个约500皮法--1000皮法的电容。该电容作为阳极高压的 滤波电容。 荧光屏内壁涂约10微米厚的荧光粉故称为荧光屏。参考资料:http://deli.nxyc163.com/bbs/TopicOther.asp?t=5&BoardID=16&id=14

6,电视机成像的原理

从显示器的原理谈起,CRT的工作原理是由灯丝、阴极、控制栅组成的电子枪,发射出电子流,电子流被带有高电压的加速器加速,并经过透镜聚焦形成极细的电子束,打在荧光屏上,使荧光粉发光;偏转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可以控制电子束射向荧光屏的指定位置;通过控制电子束的强弱和通断,最终形成各种绚丽多彩的画面。因此,对于CRT来讲,屏幕上的图形图像是由一个个因电子束击打而发光的荧光点组成,由于显像管内荧光粉受到电子束击打后发光的时间很短,所以电子束必须不断击打荧光粉使其持续发光。电子枪从屏幕的左上角的第一行(行的多少根据显示器当时的分辨率所决定,比如800X600分辨率下,电子枪就要扫描600行)开始,从左至右逐行扫描,第一行扫描完后再从第二行的最左端开始至第二行的最右端,一直到扫描完整个屏幕后再从屏幕的左上角开始,这时就完成了一次对屏幕的刷新。 每秒钟屏幕刷新的次数就叫场频,又称屏幕的垂直扫描频率,以Hz(赫兹)为单位。注意,这里的所谓“刷新次数”和我们通常在描述游戏速度时常说的“画面帧数”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后者指经电脑处理的动态图像每秒钟显示显像管电子枪的扫描频率。荧光屏上涂的是中短余辉荧光材料,否则会导致图像变化时前面图像的残影滞留在屏幕上,但如此一来,就要求电子枪不断的反复“点亮”、“熄灭”荧光点,场频与图像内容的变化没有任何关系,即便屏幕上显示的是静止图像,电子枪也照常更新。扫描频率过低会导致屏幕有明显的闪烁感,即稳定性差,容易造成眼睛疲劳。VESA组织于1997规定85Hz逐行扫描为无闪烁的标准场频。一般来讲,屏幕的刷新率要达到75HZ以上,人眼才不易感觉出,但长时间注视必然会让眼睛感到很累。所以,屏幕的刷新率是越高越好,当前市场中,低、中端指标产品垂直扫描频率为50~150Hz,而高端指标产品的垂直扫描频率在50-160Hz,如EMC 797的垂直扫描频率就为50-160Hz。 前面所讲的“场频”的概念是为下面“带宽”概念打基础的,带宽指的是什么了?带宽是指每秒钟所扫描的图像频点的总和,也就是每秒钟电子枪扫描过的总像素数,它等于“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场频(画面刷新次数)”,带宽采用的单位为MHz(兆赫)。带宽代表的是显示器的一个综合指标,也是衡量一台显示器好坏的重要指标,因此它是显示器最基本的频率特性,它决定着一台显示器可以处理的信息范围,就是指电路工作的频率范围。显示器工作频率范围在电路设计时就已定死了,主要由高频放大部分元件的特性决定,但高频电路的设计相对困难,成本也高且会产生辐射。高频处理能力越好,带宽能处理的频率越高,图像也更好。每种分辨率都对应着一个最小可接受的带宽,但如果带宽小于该分辨率的可接受数值,显示出来的图像会因损失和失真而模糊不清。
文章TAG:电视电视机显像管怎么电视机显像管怎么做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