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 > 经验 > 电视机是固态的吗为什么,液晶电视为什么叫液晶有液体吗

电视机是固态的吗为什么,液晶电视为什么叫液晶有液体吗

来源:整理 时间:2024-11-21 00:12:24 编辑:电视机技术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液晶电视为什么叫液晶有液体吗

LCD,全称“Liquid Crystal Display”,译为液态晶体显示器,简称“液晶显示器”。液晶是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物质,是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如果把它加热会呈现透明状的液体状态,把它冷却则会出现结晶颗粒的混浊固体状态。正是由于它的这种特性,所以被称之为液晶(LiquidCrystal)。
高纯度的晶体。。。硅 石英
液晶相要具有特殊形状分子组合始会产生,它们可以流动,又拥有结晶的光学性质。液晶的定义,现在已放宽而囊括了在某一温度范围可以是现液晶相,在较低温度为正常结晶之物质。而液晶的组成物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就是以碳为中心所构成的化合物。 同时具有两种物质的液晶,是以分子间力量组合的

液晶电视为什么叫液晶有液体吗

2,晶体一定是固态的吗为什么二氧化硫也是晶体气态的啊

晶体的定义是从分子结构并非以物资形态分的,再说物资形态在压力温度变化时是可以转换的。所以晶体不都是固体的,现在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机就是利用某些液态晶体在电压下晶体会重新排列而显示出图案的原理制造的,而且,这个“液晶”就是液态晶体的意思。晶体应该也有气态的。晶体有个重要的特征——有固定的熔点。
这个问题要分两步回答~ 一,含氧酸是分子构成的 二,晶体结构是由微粒的排列(物质的本质)决定的 就高中阶段所学的,含氧酸固态都是分子晶体
你忽略了燃烧这一过程了,从固态硫到气态硫,经历了融化和蒸发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吸热的。固态硫燃烧时,这部分热会从燃烧反应产生的热量当中抽走,而气态硫燃烧就不需要抽走反应产生的热量。但是气态水到液态水纯粹是冷凝的过程,是物理现象,不参与化学反应,这个过程是放热的,至于你说“不能用”,我也没理解你说什么不能用,是指原理吗?

晶体一定是固态的吗为什么二氧化硫也是晶体气态的啊

3,液晶是一种固体还是液体

液晶(Liquid Crystal)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因为其特殊的物理、化学、光学特性,20世纪中叶开始被广泛应用在轻薄型的显示技术上。   人们熟悉的物质状态(又称相)为气、液、固,较为生疏的是电浆和液晶(Liquid Crystal,简称LC)。液晶相要具有特殊形状分子组合始会产生,它们可以流动,又拥有结晶的光学性质。液晶的定义,现在以放宽而囊括了在某一温度范围可以是现液晶相,在较低温度为正常结晶之物质。而液晶的组成物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就是以碳为中心所构成的化合物。 同时具有两种物质的液晶,是以分子间力量组合的,它们的特殊光学性质,又对电磁场敏感,极有实用价值。   1888年,澳大利亚叫莱尼茨尔的科学家,合成了一种奇怪的有机化合物,它有两个熔点。把它的固态晶体加热到145℃时,便熔成液体,只不过是浑浊的,而一切纯净物质熔化时却是透明的。如果继续加热到175℃时,它似乎再次熔化,变成清澈透明的液体。后来,德国物理学家列曼把处于“中间地带”的浑浊液体叫做晶体。它好比是既不象马,又不象驴的骡子,所以有人称它为有机界的骡子.液晶自被发现后,人们并不知道它有何用途,直到1968年,人们才把它作为电子工业上的的材料.   液晶显示材料最常见的用途是电子表和计算器的显示板,为什么会显示数字呢?原来这种液态光电显示材料,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把电信号转换成字符、图像等可见信号。液晶在正常情况下,其分子排列很有秩序,显得清澈透明,一旦加上直流电场后,分子的排列被打乱,一部分液晶变得不透明,颜色加深,因而能显示数字和图象。   液晶的电光效应是指它的干涉、散射、衍射、旋光、吸收等受电场调制的光学现象。   一些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在一定温度或浓度的溶液中,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这就是液晶。液晶光电效应受温度条件控制的液晶称为热致液晶;溶致液晶则受控于浓度条件。显示用液晶一般是低分子热致液晶。   根据液晶会变色的特点,人们利用它来指示温度、报警毒气等。例如,液晶能随着温度的变化,使颜色从红变绿、蓝。这样可以指示出某个实验中的温度。液晶遇上氯化氢、氢氰酸之类的有毒气体,也会变色。在化工厂,人们把液晶片挂在墙上,一旦有微量毒气逸出,液晶变色了,就提醒人们赶紧去检查、补漏。   液晶种类很多,通常按液晶分子的中心桥键和环的特征进行分类。目前已合成了1万多种液晶材料,其中常用的液晶显示材料有上千种,主要有联苯液晶、苯基环己烷液晶及酯类液晶等。液晶显示材料具有明显的优点:驱动电压低、功耗微小、可靠性高、显示信息量大、彩色显示、无闪烁、对人体无危害、生产过程自动化、成本低廉、可以制成各种规格和类型的液晶显示器,便于携带等。由于这些优点。用液晶材料制成的计算机终端和电视可以大幅度减小体积等。液晶显示技术对显示显像产品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微电子技术和光电信息技术的发展。
小的来说是固体,因为他不像液体那样是小分子的东西, 但大了来说是液体,它具有液体流动的性质啊
是液晶分子..通过背光源来控制它的闭合来展示图像
当然是液体呀
固体液体都有
液晶 不能简单说是固体或液体 他具有特殊形状分子组合始会产生,它们可以流动,又拥有结晶的光学性质

液晶是一种固体还是液体

4,什么是液晶电视液晶电视工作原理是什么

一、液晶显示器,简称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全称“Liquid Crystal Display”,译为液态晶体显示器,简称“液晶显示器”。液晶是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物质,是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如果把它加热会呈现透明状的液体状态,把它冷却则会出现结晶颗粒的混浊固体状态。正是由于它的这种特性,所以被称之为液晶(LiquidCrystal)。二、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液晶分子结构排列类似细火柴棒,被称为Nematic液晶,采用此类液晶制造的液晶显示器也就称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而液晶电视是在两张玻璃之间的液晶内,加入电压,通过分子排列变化及曲折变化 再现画面,屏幕通过电子群的冲撞,制造画面并通过外部光线的透视反射来形成画面。
工作原理:液晶显示器中最主要的物质就是液晶,当通电时导通,分子排列变的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分子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让液晶分子如闸门般地阻隔或让光线穿透。因为液晶材料本身并不发光,所以在显示屏两边都设有作为光源的灯管,而在液晶显示屏背面有一块背光板(或称匀光板)和反光膜,背光板是由荧光物质组成的可以发射光线,其作用主要是提供均匀的背景光源。背光板发出的光线在穿过第一层偏振过滤层之后进入包含成千上万液晶液滴的液晶层。对于液晶显示器来说,亮度往往和他的背板光源有关。背板光源越亮,整个液晶显示器的亮度也会随之提高。而在早期的液晶显示器中,因为只使用2个冷光源灯管,往往会造成亮度不均匀等现象,同时明亮度也不尽人意。一直到后来使用4个冷光源灯管产品的推出,才有了不小的改善。从上面叙述的lcd原理可以知道,光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画面的亮度和质量。这也是为什么笔记本的液晶显示器使用寿命是有限,而且比较短的,就是因为受灯管影响非常大。 优点: 和传统彩电相比,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像清晰度高,一般来说都能达到1024×758像素,完全符合未来高清数字电视要求 二、机身轻薄,厚度在4厘米以内,仅有等离子电视的1/2~1/3,是普通crt电视厚度的1/10左右 三、外观时尚美观,十分吻合当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尤其受到年轻一代的追捧 四、使用寿命长,一般达到50000 小时以上,按一天使用8小时计算,可使用17年,比普通crt彩电使用寿命还长 五、环保节能,液晶电视采用逐行扫描与点阵成像,图像无闪烁,不会对人眼造成伤害。21英寸液晶电视功率为40瓦,30英寸为120瓦,比普通crt彩电省电。 由于液晶电视里面是要灌液晶,随着尺寸的增大,灌制的难度和成本会大幅提高,因此行业对等离子和液晶发展方向的判断:液晶电视向中小屏幕发展,等离子电视向大屏幕方向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中小屏幕”是指32英寸及以下规格,比如32英寸、30英寸、22英寸、15英寸等,它是相对于“大屏幕”而来的一个概念。现在,我们常说的“大屏幕彩电”,一 般是指40英寸以上规格的彩电。过去,我们将29英寸电视称为“大彩电”,现在29英寸彩电不能算大屏幕彩电了。idc发布研究报告称,到2007年,30英寸以上液晶电视销量有望从2003年的4%%上升至43%%。如果加上25英寸、27英寸、28英寸产品,中、大屏幕液晶电视销量将超过整体产品的一半。 目前国内厂商长虹致力于大屏幕液晶电视的开发生产,这和它一直主推大屏幕背投电视的策略是一致的;而tcl则将发展重点放在中小屏幕上,主推32英寸以下规格的液晶电视。特别是随着全球厂商争相进入六、七甚至是八代厂时代(现在技术成熟的是五代厂),面板的技术越来越成熟,而液晶电视一半的成本取决于lcd,因此随着lcd面板价格的下降,lcd液晶电视价格的下降是指日可待。因此,可见,在最近5年内,如果想换,考虑到价格各方面lcd应该是比较快的可期待的选择。

5,教你如何区分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

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的区别之关于灼伤,等离子电视在处理运动图像时优于液晶电视,但当静止的图像长时间出现在等离子屏幕同一位置上时,就可能出现灼伤现象。当等离子电视出现灼伤现象,开关机的时候,屏幕上会隐隐约约地出现长时间播放的那张图像,好像印在屏幕上一样。关于对比度, 这是因为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采用了不同的对比度测算方法,甚至每个企业采用的测算方法都不一样。等离子电视大多采用全白全黑的测算方式,对比度一般都很高,有些对比度高达8000∶1就是这个原因。如果按照美国国家标准ANSI来测算,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的对比度大都在200∶1或者300∶1左右,这种测算方式是对同一幅图像显示的黑色和白色进行对比。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的区别之关于清晰度,液晶电视,在清晰度上要高等离子电视一筹,几乎所有的液晶电视都可以达到1024×768的高分辨力,最高的已达1920×1080。而市场销售的等离子电视的物理分辨力大部分只有852×480,只有少数等离子电视的物理分辨力达到1024×768。但决定平板电视清晰度不只是屏的物理分辨力,电路对高清信号处理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清晰度,单纯从屏的物理分辨力来判断还不够充分。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的区别之关于模拟和数字,等离子电视生产企业攻击液晶电视显示的图像是模拟的,而等离子电视则是全数字的。但如果从画质来说,模拟的图像让人感觉平滑,而数字图像让人感觉跳跃。 按照型号来进行区分,一般来说,型号以“P”打头的是等离子,而“LCD”开头的则为液晶电视。在清晰度上,液晶电视要略胜一筹。液晶屏幕上的颗粒较小,线条较细,图像显示更为平滑;而等离子则有明显的线条感,画面显得粗糙一些。在动态表现上,等离子有先天优势。在播放动态影片的时候,等离子表现相当顺畅,而液晶则会有稍微的“拖影”现象。在颜色表现方面,等离子和液晶各有优势,等离子颜色稍亮,画面显得鲜艳,而液晶则好在颜色的过渡上,自然而又柔和。至于可视角度问题,目前的等离子和液晶都能达到170度以上,即使从侧面看,画面也十分清楚。
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的区别之等离子电视原理介绍等离子电视的全称是Plasma Display Panel,PDP,它是在两张超薄的玻璃板之间注入混合气体,并施加电压利用荧光粉发光成像的设备。等离子电视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的显示技术,其工作原理与日光灯很相似,采用了等离子管作为发光元件,屏幕上每一个等离子管对应一个像素,屏幕以玻璃作为基板,基板间隔一定距离,四周经气密性封接形成一个个放电空间。放电空间内充入氖、氙等混合惰性气体作为工作媒质。在两块玻璃基板的内侧面上涂有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作激励电极。当向电极上加入电压,放电空间内的混合气体便发生等离子体放电现象。气体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紫外线,紫外线激发荧光屏,荧光屏发射出可见光,显现出图像。当使用涂有三原色(也称三基色)荧光粉的荧光屏时,紫外线激发荧光屏,荧光屏发出的光则呈红、绿、蓝三原色。当每一原色单元实现256级灰度后再进行混色,便实现彩色显示。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的区别之液晶电视原理介绍。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发现了一种白浊有粘性的液体,后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这种白浊物质具有多种弯曲性质,认为这种物质是流动性结晶的一种,由此而取名为Liquid Crystal即液晶。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设备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称之为TN-LCD(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尽管是单色显示,它仍被推广到了电子表、计算器等领域。液晶是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物质,是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如果把它加热会呈现透明状的液体状态,把它冷却则会出现结晶颗粒的混浊固体状态。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液晶分子结构排列类似细火柴棒,称为Nematic液晶,采用此类液晶制造的液晶显示器也就称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而液晶电视是在两张玻璃之间的液晶内,加入电压,通过分子排列变化及曲折变化再现画面,屏幕通过电子群的冲撞,制造画面并通过外部光线的透视反射来形成画面。
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的区别之关于视角,等离子电视在视角方面要好于液晶电视,但对于客厅、卧房用的电视机,很少有人会在超过120度的角度去看电视。关于响应速度,液晶电视响应时间大部分在12毫秒左右,比等离子电视慢。对于一个快速运动的黑色图像或者白色图像,液晶电视都有轻微拖尾现象,但这并不表示,对于快速运动的白色物体,等离子电视同样会有轻度的拖尾现象,只是当快速运动的物体换成黑色,就不会再有拖尾现象发生。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的区别:液晶电视具有画面清晰,但是亮度较高,响应时间过高,极易形成拖尾现象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等离子电视具有的画面清晰、动态画面成像效果好、亮度柔和、色彩还原度好等特质,可以减轻电视画面对视网膜的刺激,极大减轻眼部疲劳。

6,液晶显示屏是什么原理里面有所谓的液体么

1. 液晶显示器(LCD) 目前科技信息产品都朝着轻、薄、短、小的目标发展,在计算机周边中拥有悠久历史的显示器产品当然也不例外。在便于携带与搬运为前题之下,传统的显示方式如CRT映像管显示器及LED显示板等等,皆受制于体积过大或耗电量甚巨等因素,无法达成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而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正好切合目前信息产品的潮流,无论是直角显示、低耗电量、体积小、还是零辐射等优点,都能让使用者享受最佳的视觉环境。 2. 液晶的诞生 要追溯液晶显示器的来源,必须先从「液晶」的诞生开始讲起。在公元1888年,一位奥地利的植物学家,菲德烈.莱尼泽(Friedrich Reinitzer)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物质。他从植物中提炼出一种称为螺旋性甲苯酸盐的化合物,在为这种化合物做加热实验时,意外的发现此种化合物具有两个不同温度的熔点。而它的状态介于我们一般所熟知的液态与固态物质之间,有点类似肥皂水的胶状溶液,但它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却具有液体和结晶双方性质的物质,也由于其独特的状态,后来便把它命名为「Liquid Crystal」,就是液态结晶物质的意思。不过,虽然液晶早在1888年就被发现,但是真正实用在生活周遭的用品时,却是在80年后的事情了。 公元1968年,在美国RCA公司(收音机与电视的发明公司)的沙诺夫研发中心,工程师们发现液晶分子会受到电压的影响,改变其分子的排列状态,并且可以让射入的光线产生偏转的现象。利用此一原理,RCA公司发明了世界第一台使用液晶显示的屏幕。尔后,液晶显示技术被广泛的用在一般的电子产品中,举凡计算器、电子表、手机屏幕、医院所使用的仪器(因为有辐射计量的考虑)或是数字相机上面的屏幕等等。 令人玩味的是,液晶的发现比真空管或是阴极射线管还早,但世人了解此一现象的并不多,直到1962年才有第一本,由RCA研究小组的化学家乔.卡司特雷诺(Joe Castellano)先生所出版的书籍来描述。而与映像管相同的,这两项技术虽然都是由美国的RCA公司所发明的,却分别被日本的新力(Sony)与夏普(Sharp)两家公司发扬光大。 3. 什么是液晶 液晶显示器是以液晶材料为基本组件,由于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不但具有固态晶体光学特性,又具有液态流动特性,所以已经可以说是一个中间相。而要了解液晶的所产生的光电效应,我们必须来解释液晶的物理特性,包括它的黏性(visco-sity)与弹性(elasticity)和其极化性(polarizalility)。液晶的黏性和弹性从流体力学的观点来看,可说是一个具有排列性质的液体,依照作用力量不同的方向,应该有不同的效果。就好像是将一把短木棍扔进流动的河水中,短木棍随着河水流着,起初显得凌乱,过了一会儿,所有短木棍的长轴都自然的变成与河水流动的方向一致,这表示着次黏性最低的流动方式,也是流动自由能最低的一个物理模型。 此外,液晶除了有黏性的反应外,还具有弹性的反应,它们都是对于外加的力量,呈现了方向性的效果。也因此光线射入液晶物质中,必然会按照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行进,产生了自然的偏转现像。至于液晶分子中的电子结构,都具备着很强的电子共轭运动能力,所以当液晶分子受到外加电场的作用,便很容易的被极化产生感应偶极性(induced dipolar),这也是液晶分子之间互相作用力量的来源。而一般电子产品中所用的液晶显示器,就是是利用液晶的光电效应,藉由外部的电压控制,再透过液晶分子的折射特性,以及对光线的旋转能力来获得亮暗情况(或著称为可视光学的对比),进而达到显像的目的。 4. 液晶显示器的种类 液晶显示器,英文通称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属于平面显示器的一种,依驱动方式来分类可分为静态驱动(Static)、单纯矩阵驱动(Simple Matrix)以及主动矩阵驱动(Active Matrix)三种。其中,被动矩阵型又可分为扭转式向列型(Twisted Nematic;TN)、超扭转式向列型(Super Twisted Nematic;STN)及其它被动矩阵驱动液晶显示器;而主动矩阵型大致可区分为薄膜式晶体管型(Thin Film Transistor;TFT)及二端子二极管型(Metal/Insulator/Metal;MIM)二种方式。(详细的分类请参考附图)TN、STN及TFT型液晶显示器因其利用液晶分子扭转原理之不同,在视角、彩色、对比及动画显示品质上有高低程次之差别,使其在产品的应用范围分类亦有明显区隔。以目前液晶显示技术所应用的范围以及层次而言,主动式矩阵驱动技术是以薄膜式晶体管型(TFT)为主流,多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及动画、影像处理产品。而单纯矩阵驱动技术目前则以扭转向列(TN)、以及超扭转向列(STN)为主,目前的应用多以文书处理器以及消费性产品为主。在这之中,TFT液晶显示器所需的资金投入以及技术需求较高,而TN及STN所需的技术及资金需求则相对较低。 5. 液晶显示器的运作原理 如以上所提,目前液晶显示技术大多以TN、STN、TFT三种技术为主轴,因此我们就这从这三种技术来探讨它们的运作原理。 TN型的液晶显示技术可说是液晶显示器中最基本的,而之后其它种类的液晶显示器也可说是以TN型为原点来加以改良。同样的,它的运作原理也较其它技术来的简单,请读者参照下方的图片。图中所表示的是TN型液晶显示器的简易构造图,包括了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偏光板,具有细纹沟槽的配向膜,液晶材料以及导电的玻璃基板。 其显像原理是将液晶材料置于两片贴附光轴垂直偏光板之透明导电玻璃间,液晶分子会依配向膜的细沟槽方向依序旋转排列,如果电场未形成,光线会顺利的从偏光板射入,依液晶分子旋转其行进方向,然后从另一边射出。如果在两片导电玻璃通电之后,两片玻璃间会造成电场,进而影响其间液晶分子的排列,使其分子棒进行扭转,光线便无法穿透,进而遮住光源。这样所得到光暗对比的现象,叫做扭转式向列场效应,简称TNFE(twisted nematic field effect)。在电子产品中所用的液晶显示器,几乎都是用扭转式向列场效应原理所制成。STN型的显示原理也似类似,如下图,不同的是TN扭转式向列场效应的液晶分子是将入射光旋转90度,而STN超扭转式向列场效应是将入射光旋转180~270度。 要在这边说明的是,单纯的TN液晶显示器本身只有明暗两种情形(或称黑白),并没有办法做到色彩的变化。而STN液晶显示器牵涉液晶材料的关系,以及光线的干涉现象,因此显示的色调都以淡绿色与橘色为主。但如果在传统单色STN液晶显示器加上一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并将单色显示矩阵之任一像素(pixel)分成三个子像素(sub-pixel),分别透过彩色滤光片显示红、绿、蓝三原色,再经由三原色比例之调和,也可以显示出全彩模式的色彩。另外,TN型的液晶显示器如果显示屏幕做的越大,其屏幕对比度就会显得较差,不过藉由STN的改良技术,则可以弥补对比度不足的情况。 6. 液晶屏幕的驱动方式 在TN与STN型的液晶显示器中,所使用单纯驱动电极的方式,都是采用X、Y轴的交叉方式来驱动,如下图所示,因此如果显示部份越做越大的话,那么中心部份的电极反应时间可能就会比较久。而为了让屏幕显示一致,整体速度上就会变慢。讲的简单一点,就好像是CRT显示器的屏幕更新频率不够快,那是使用者就会感到屏幕闪烁、跳动;或着是当需要快速3D动画显示时,但显示器的显示速度却无法跟上,显示出来的要果可能就会有延迟的现象。所以,早期的液晶显示器在尺寸上有一定的限制,而且并不适合拿来看电影、或是玩3D游戏。 为了改善此一情形,后来液晶显示技术采用了主动式矩阵(active-matrix addressing)的方式来驱动,这是目前达到高数据密度液晶显示效果的理想装置,且分辨率极高。方法是利用薄膜技术所做成的硅晶体管电极,利用扫描法来选择任意一个显示点(pixel)的开与关。这其实是利用薄膜式晶体管的非线性功能来取代不易控制的液晶非线性功能。 如上图,在TFT型液晶显器中,导电玻璃上画上网状的细小线路,电极则由是薄膜式晶体管所排列而成的矩阵开关,在每个线路相交的地方则有着一弄控制匣,虽然驱动讯号快速地在各显示点扫瞄而过,但只有电极上晶体管矩阵中被选择的显示点得到足以驱动液晶分子的电压,使液晶分子轴转向而成「亮」的对比,不被选择的显示点自然就是「暗」的对比,也因此避免了显示功能对液晶电场效应能力的依靠。 7. TFT型液晶显示器的运作原理 TFT型的液晶显示器较为复杂,主要的构成包括了,荧光管、导光板、偏光板、滤光板、玻璃基板、配向膜、液晶材料、薄模式晶体管等等。首先液晶显示器必须先利用背光源,也就是荧光灯管投射出光源,这些光源会先经过一个偏光板然后再经过液晶,这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进而改变穿透液晶的光线角度。然后这些光线接下来还必须经过前方的彩色的滤光膜与另一块偏光板。因此我们只要改变刺激液晶的电压值就可以控制最后出现的光线强度与色彩,并进而能在液晶面板上变化出有不同深浅的颜色组合了。
文章TAG:电视电视机固态的吗电视机是固态的吗为什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